当前位置:主页 > 查看内容

投资最重要的是选择

发布时间:2021-09-23 00:00| 位朋友查看

简介:炒股和基金的异曲同工之妙。 我之前写基金比较多。 有一个观点买基金最重要的根本不是买之后的操作而是选择的过程。 主观的操作再过巧妙在选择是正确的前提下比如选对了基金经理最终也只能得到自己是自作聪明的结论。 高抛低吸从理论上是可行的实际操作也有……

炒股和基金的异曲同工之妙。

我之前写基金比较多。

有一个观点,买基金最重要的根本不是买之后的操作,而是选择的过程。

主观的操作再过巧妙,在选择是正确的前提下(比如选对了基金经理),最终也只能得到自己是自作聪明的结论。

高抛低吸,从理论上是可行的,实际操作也有很多人尝试。

但投资这个行当诞生已久。前人很多的经验,告诉我们,永远无法猜测泡沫的疯狂,也无法猜测抛售的恐慌程度。

躲开下跌,势必会躲开上涨。

整体仓位可以管理,但个股的涨跌永远最难判断。

芒格说的一句话,如仙如露,如果你买了一个价值低估的股票,你就要等到价格达到你算出来的内在价值时卖掉,这是很难算的。但是如果你买了一个伟大的公司,你就坐那儿待着就行了。

长期持有最困难的其实是刚开始的阶段,但一旦有了较为丰厚的浮盈,那么长期持股就变成了一件相对容易的事,毕竟咋看自己都是赚的,这个心态自然不同。但刚开始因为收益率是从0开始,过一段时间,他还有可能下滑到负值,这与人厌恶损失的本性完全是背道而驰。

所以,在市场中,尤其是股市里,能见到很多非常搞笑的评论,我买入的时候以为是到底了,结果又来个腰斩,我受不了了,抛出了,结果开始反弹。

今天涨停的歌尔股份,就有一批人经历了这个过程。

怎么说呢?原因应该还是对于公司的了解程度不够,另外就是买的还是贵,长牛股突然的杀跌很容易让人造成一种幻象,以为是机会来了,以为是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了。

其实不然,耐心的去翻,会发现很多不错的标的,永远不要认为非谁不可了,我经常的问题是很多标的看起来都不错,但是总是钱不够需要反复取舍。

高抛低吸的另一个问题在于重新开始的勇气,每一次都是建立在0收益的基础上开始运作。

我选择仔细筛选,不做高抛低吸,不做波段操作。原因是我多次实践过,我性格里做不了这个,为了一毛两毛或者说是一块两块的差价,冒着可能卖飞精心选出的票,这是我不能承受的。

而短期损失一部分可能得到也可能得不到的差价是可以接受的。

选股是如此的重要。我在雪球上的组合签名阐述了我如今在股票上的投资理念。

好公司,低估,高赔率,集中。基本面锁定标的,趋势判断时机,赔率决定力度

好公司没什么可说的,基本都理解。集中和高赔率我想分享一下自己的思考,为什么需要集中,为什么要追求较高的赔率(涨幅可能会比较大的成长股)。

我们都知道,收益率和风险是具有相关性的。

当一件事情风险比较大时,就需要足够的收益率才值得去参与,我们对比优秀的主动型基金和股票,显然个股的风险要远远高于主动型基金。

因为买基金,其实看的是人,优秀的管理人一般不会发生特别大的风格漂移,比如朱少醒、谢冶宇等。即便担心某一个基金经理发生了风格漂移,那可以多选几位,以降低组合整体的波动性。

中长期期来看(5年),优秀基金经理的年化收益能达到15%以上。

按巴菲特的说法,长期收益能在20%以上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数据。

事实确实如此,不过那是建立在巴菲特很多年的前提下,是长期,是建立在巴菲特巨额的资金体量下。

对于普通人而言,股票风险更高,定位本身就应该去搏取更高的收益。

而所谓的那些能够一年翻倍甚至几倍的标的,几乎无一例外的是成长股或者周期反转股。

既然目标是这些成长股或者周期反转股,那么在选定之后,也就没有必要去做短期的一些差价了。

草原上的狮子,之所以有耐心等待,那是因为在等候真正丰厚的猎物出现。

真正赚钱的股票根本不是蓝筹股(基数越大,增速越小),也不是垃圾股,而是企业利润和股东回报随核心价值体现而同步不断增长的股票。

以上思路仅为个人分享,芒格那句话目前我的水平也是做不到的,我也会去做卖出的动作,但一旦卖出,一年内基本不可能再买入了。永远不要去追已经涨幅巨大的“赛道股”,那些股在一两年内最肥美的阶段已经被人吃干净了,这时候再进去不仅风险大,而且赔率并不高,这无疑是不划算的一笔生意。

找到市场还没有形成共识的,低估的,业绩在快速增长的个股,在低位收集到筹码的才是个人真正的机会。当然,这一切的前提基于判断的正确。

that’s all…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52316468/article/details/116045063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之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优秀技术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QQ/微信:153890879删除,谢谢!

推荐图文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