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机器人会将是下一个大赛道

近年来,随着全球高新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领域的整体快速突破,机器人作为复合型智能赛道得以迅猛发展。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2022年我国机器人全行业营业收入已超1700亿元,其中,工业机器人产量为44.3万套,服务机器人产量达到645.8万台;跻身万亿级市场,意味着我国在机器人技术和生产方面具备了强大的实力。产业的繁荣进一步激发了国内企业的信心,促使企业在机器人研发和生产方面加大投入,进一步推动机器人技术的创新和产业的发展。我国市场以工业机器人为主,但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增速较快,全球范围看我国是工业机器人消费大国,但并非制造大国。

机器人可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中国机器人市场以工业机器人为主,具体机型以六轴多关节机器人、SCARA 机器人为主,主要应用于搬运、焊接和装配。但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增速高于工业机器人。从全球范围看,我国是工业机器人消费大国,日本是机器人制造强国;上游核心零部件是产业链中技术壁垒高、成本占比较大的环节。工业机器人行业按产业链分为上游、中游、下游和终端应用。上游为控制器、伺服电机、减速器(以上为三大核心零部件)、智能芯片、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生产。三大核心零部件成本占机器人比例约 66%,国产化率不断提升,行业壁垒较高,在减速器、伺服电机以及控制器的软件层方面,国外厂商仍占竞争优势。中游为工业机器人本体生产,大小六轴、SCARA 等机型以及汽车、电子等行业国产化率提升空间较大,本体厂商倾向于自研控制器、伺服系统。下游是基于终端行业特定需求的机器人系统集成商,行业集中度低、国产化率高,但高端领域仍被外资厂商占据,行业商业模式已向“日+美并行”模式转变。

随着国产机器人性能,可靠性,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价格因素已经在逐步弱化,国产化大势所趋,客户在选择产品的过程中,已经越来越重视产品供应的自主可控及定制化需求。那么,与海外品牌价差的必要性逐步减弱,价差收窄是大势所趋;2023年上半年,内资工业机器人品牌扛住压力,整体增长率达到23%,远高于上半年工业机器人整体市场增速,内资市场份额占比也首度突破40%。另一方面,国产头部机器人厂商发展势头良好,市场格局重塑,行业加速洗牌,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

?机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国产机器人厂商销量增长超20%,中国工业机器人国产化率进一步提升43.7%,同比增加7.7 个百分点。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制造业逐步向高端化迈进。那么,国产机器人进一步提升性能及扩大应用领域,市场份额逐年增加,国产化进程在逐步加快。机器人细分领域国产化率、渗透率提升空间大,政策驱动下国产化、产业升级进程有望进一步加快。根据历史数据,通用机械行业存在 3-4 年周期性波动的历史趋势,工业机器人行业或将在今年迎来新一轮的上涨周期。特斯拉等入局人形机器人,AI 大模型助力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迎来 0 到 1 的发展阶段。老龄化与人力短缺将带来生产关系的变革,催化机器人进一步替代人力劳动。

随着数字化推动智能智造、工业数字化发展,各行各业利用数字化新技术,诸如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增加数字化、自动化及智能化水平,以此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实现降本增效。在制造业升级背景下,从而驱动对工业自动化、工业机器人需求大增。对于赛道上的厂商而言,有望继续为其打开业绩增长空间。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hxtscvCujuFmXwmnOUspHDw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
http://www.vxiaoto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