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小鹏汽车分三个物种进化,看看你是哪个物种

G3会让你想到什么?

当地时间1月9日,美国2018年CES国际电子消费展上,小鹏汽车首次展出了量产车型G3。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为新车揭幕,并介绍说,G取自Geek(极客),数字3代表车型类别。何小鹏说,“小鹏汽车G3相比已经小规模量产的小鹏汽车1.0,在颜值、自动驾驶、里程、内饰、品质以及在整个生产工艺上都有很大的提高”。

“G3”一般人反映都会以为是第三代(Generation 3)的意思。放在小鹏汽车身上也合适:小鹏汽车推出过Beta版样车和工程量产车(1.0版),这个算第三款

我看了小鹏汽车在CES的发布会,又读了一些报道,想到一点:小鹏汽车成立不久,但是对电动汽车或者说对自己的产品,认识论迅速进化。何小鹏现在的自我期许,已经是做全球智慧出行运营商。

小鹏汽车这样的表达也不是孤例。电动汽车业界的自我认知已经有三代:电动汽车—互联网智能汽车—出行服务商。这三者,是截然不同的三个物种。从目前来看,也可能是现有车企的进化路径。

我们先以小鹏汽车为例,来看看这三个物种的特征,再看看全行业的进化图景。

三电一屏定义的电动汽车

代表人物:夏珩

首先声明,夏珩时代的小鹏汽车也是注重智能化的,骡车就有自动泊车等功能了。只是,当时小鹏汽车对外亮相时,表态以“三电一屏”切入电动汽车,给我留下特别深刻印象。

“三电一屏”指的是,电机、电池、电控为核心的纯电驱动系统和以中控大屏为核心的智能系统的开发。在他们用雷克萨斯的车改装为电动汽车时,外表虽然没变,但基因已是电动汽车。

2017年10月,小鹏汽车的工程量产车1.0正式下线,也具备部分低速自动驾驶功能,包括:自动泊车、低速跟随以及远程召唤等,但离一款智能汽车还有很大距离。

小鹏汽车最早创业三人组:夏珩,原来是广汽新能源中心控制科的科长;何涛,曾主导广汽智能汽车Witstar的开发和无人驾驶样车开发;杨春雷,曾是一汽大众及广汽丰田电动车项目经理。

以自动驾驶定义的智能汽车

代表人物:谷俊丽

“小鹏汽车是一种新形态的互联网汽车,(其中)自动驾驶是我们的核心命脉。”小鹏汽车副总裁谷俊丽如是说。谷俊丽曾经在特斯拉领导机器学习团队,承担了Autopilot自动驾驶核心部件的设计。2017年10月,她加入小鹏汽车,担任副总裁。

谷俊丽

在小鹏汽车CES发布会上,何小鹏发言之后,谷俊丽用英文介绍小鹏汽车历史,总结了何小鹏介绍的G3的特点,也提及G3将有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包括自动泊车,高速驾驶,以及自动跟车。

她重点说明了小鹏汽车在硅谷设立的公司Xmotor Ai的职责,以及她理解的自动驾驶,特别提出两点:

1自动驾驶必须能够有成长性,能够不断学习;

2自动驾驶要有“自适应”特点,比如要自动适应到不同的社会需求、不同驾驶环境、不同的驾驶文化。她也特别提到小鹏汽车的自动驾驶要能适应“中国式加塞”和行驶模式。

她在此前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也提及,要做自主研发,要做可落地、可生长的自动驾驶的部署方案。

以数据定义的出行服务商

代表人物:何小鹏

在小鹏汽车G3发布会上,何小鹏先提及丰田汽车计划转型出行服务商的消息,他说,小鹏汽车“本身的愿景就是做全球智慧出行运营商”。

何小鹏

此前接受访谈被问及为何加入出行行业时,何小鹏说,人工智能+互联网+硬件制造+中国化的服务是下一个巨大的创业机会,而在中国资本的推动跟庞大的数据支持下,一定会在未来十五年到二十年出现在出行领域,会给每个人带来巨大的改变。

全行业进化图谱

除了丰田、小鹏,还有通用、宝马、北汽等多家企业,都提出要做出行服务商,要做智能互联电动汽车的,就更多了。

但知易行难,我初略画一个示意图,就能看出,绝大部分企业还是在第一个阶段,就是作为电动汽车物种存在。

在G1到G2的进化阶段,只有特斯拉暂时领先一个身位,它如同第一个直立行走的古猿人。以日产为代表的传统车企,如果将智能化应用于电动汽车,有几家相信可以顺利完成进化。对于中国很多电动汽车生产厂家来说,在这一个阶段很快就会被洗牌出局。我对他们自我进化的能力极其悲观。无论是大如恐龙猛犸还是小如始祖鸟,都将灭绝。

有一批新造车势力直奔G2——智能电动汽车而去,难度比在G1阶段创业还大,但是必须如此,否则出生之时面对遍地是智能汽车的环境,恐怕会夭折

对于G3,如果是基于高度无人驾驶的出行服务商,可能进化成功的,谷歌、Uber有较大机会。滴滴据说已经成立了无人驾驶研究团队,但不知进展如何。大家都知道古猿人其实在肉体上并无优势,但是能够利用工具,利用资源,所以才成为地球主人。

其实以上框架和各家进展,大家心里也是清楚的,只是掩耳盗铃而已。我用比尔·盖茨的一句话广为传播的话作结:“我们总是高估今后一两年内将要发生的变革,总是低估未来10年将要发生的变革。”(完)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113G0BEFF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
http://www.vxiaoto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