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既可用AI拯救轻生者,也可用AI增加救人者

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终身教授、首都医科大学教授黄智生研究人工智能30多年,近些年,他尝试用人工智能技术找到有自杀念头的抑郁症患者,并成立了“树洞救援团”。截至今年8月初,“树洞救援团”给1436名有自杀倾向的人发出了“关心信息”,有效阻止了662人自杀。(8月19日《科技日报》)

黄教授开发的“树洞机器人”,其核心功能是寻找有自杀念头的抑郁症患者。由此笔者展开一个设想,是否能通过同样的技术,寻找具有公益热情及专业能力的“潜在志愿者”,并邀请他们加入公益组织,增强救援力量?

根据《2017年中国网民抑郁症调研报告》所提供的数据显示,抑郁症患者得到系统治疗的只占总人数的10%左右;当个体情绪长期低落时,有47%的人选择独自一人默默承受。通过AI技术,精准识别有自杀危机的人群,并主动靠近他们,给予精神上的鼓励,无疑是人工智能技术于现代社会最有意义的一项尝试。

然而,找人和救人毕竟是两个不同的阶段。即便能快速找到有自杀倾向的人,仍然需要动用大批的人力和物力去帮助他们,扩充救援团队因此显得十分重要。其中,我们不仅仅需要AI人才、医疗人才、心理咨询人才,还需要更多的有支援热情的公益爱好者,他们可能是学生,可能是教师,可能是媒体人。虽然不一定“专业”,可蕴藏的力量亦不容小窥。

通过相关论文可以了解到,“树洞机器人”是黄智生教授通过运用“知识图谱”相关技术开发而来的,与语义分析技术结合,能在社交网络中判断对象的“自杀风险等级”,进而找到“有自杀念头的抑郁症患者”。同样的技术,将技术针对对象由“被救援者”转变为“救援者”,技术可行性也依然存在。

例如,具体思路可以是,通过抓取社交网络中涉及抑郁症的文章、帖子、微博等等的评论留言及朋友圈状态,找到关注抑郁症的相关人群。经由语音分析技术,区分感染力、行动力、社会背景、地域分布、公益关注程度等等维度,由初步筛选到精度筛选,找到“潜在志愿者”,然后人工交流核实,并邀请他们加入救援者队伍。

所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增加救援者队伍,不单是为了能在每一次救援行动中动用更多的人力。经过AI技术筛选,聚集一帮有公益热情和实践能力的人群,在帮助不相识的人的同时,还能帮助身边的朋友和亲人,让爱和美好持续地传播下去。

文/严奇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819A0PCC0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
http://www.vxiaoto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