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给小豚的信》第四封:在未来相见

第四封信:在未来相见

亲爱的豚豚:

时间如长长的铁轨,站在两端,过去是属于我的,未来是你的。

你对过去无从知晓,也毫无兴致。过去的人对你陌生得很,比如你的太姥姥、太姥爷,因为长你三辈的人只存在于你的Family Tree(家谱)上,是你家庭作业的一部分,仅此而已。而对我,他们的名字有温度,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依稀记得小时候停电了,我会安静地坐在厨房角落里,看着姥姥点起蜡烛,高高地放在架子上,她就在微弱烛影里忙碌一家的晚餐,同时还要陪着我说话,这样我不会害怕。我还记得有一回离家回北京,告别时我的姥爷坐在摇椅里轻轻地摇着,微微闭着眼睛问我,“走了?”。“嗯,走了......”。那感觉很奇怪,有话说不出来,像有骨在喉,石头压在心上。目光要停留,脚步却不停,门里门外,只留下各自两声微微的叹息。自那后,就再没能看到他,再次回去的时候,我也躺在那摇椅里,摇啊摇,努力感受他的存在,梦呓般地自说自话......

过去存在于故事里,伤感的,我们慢慢讲。未来存在于想象里,很好玩,我很好奇。今天我们就聊聊好玩的未来吧。这封信后面的内容我希望在你差不多到我现在岁数的时候,如果有机会,我们再拿出来,一人一杯啤酒,一起读一读,那一定很有意思,那时应该差不多是2050年。

要说未来,就绕不开过去。

在我如你现在一般年纪的时候,也就是30多年前,我和你一样,对身边的东西视而不见,神秘的东西才能引起兴趣,尤其是煌煌宇宙和幽暗的微观世界。

我清楚地记得,当时的天文学家说还没有证据和方法证明,在太阳系外有类似地球、火星、木星这样围绕恒星构建的的行星系统。我想,宇宙那么大,怎么可能只有太阳有行星环绕,就像我明明在沙滩上捡到了贝壳,却无法断定在深海里也会有贝一样可笑。小朋友总是自认懂得很多,不明白科学要有严谨性,跟犯罪一样,也讲究证据。那时的望远镜水平太低,实在拿不出证据,又不能瞎说。

同时期的微观世界研究已经深入到质子、中子的内部结构之中了,也就是说在中学课本里还是构成万事万物最基础的中子和质子,在“时髦”的科学理论中已经被踢出基本粒子行列了。基本粒子也越研究越多,乱成了“一锅粥”,就连毛主席都来凑趣,说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基本粒子也是无限可分的。毛主席从朴素的认识论角度提出了“毛栗子”,但真的是否无限可分,就跟宇宙是否是无限大一样,应该存在一个“人为”的边界。

其实宏观也好,微观也好,人类科学的发展实际在描绘两张“上帝”的图画,一张是构建宇宙的星图,一张是构建微观世界的基本粒子图。这两张图一个代表了我们所处世界的极大尺度,一个是极小尺度,而这两个尺度间存在着微妙的联系。它也代表了除人心以外的“真理”,或者是所谓的道,图成的时候,人就可以窥见上帝的门道,当然,离扮演上帝就不太远了。

人类描摹“画作”的速度不紧不慢,现在的宇宙图中,人类开始把目光延伸到太阳系以外,发现了30多个处于宜居带上的地球兄弟姐妹。微观世界的图谱中空白也不多了,最近科学家刚刚宣布“十分可能”发现了希格斯玻色子。

那么30多年后的2050年时,我们能在宇宙中发现什么呢?

我们一定会找到另外一些地球。在拥有万亿亿数量级恒星的宇宙中,这是必然的。这些地球1号、2号、3号及其后的若干号不仅是处于宜居带上,而且会有湛蓝的天空、广阔的海洋、绚烂多彩的硅酸盐大地,或者会有简单的碳基生命......

我们的目光应该能看得更远了,应该可以把视界推到200万光年了吧,虽然依旧没法探测宇宙的边界,但是宇宙的大小和年龄应该估计的更准确了。本来就没有什么东西是无限的,是不是?宇宙也一样!

但和认知的进步比起来,我想30年的时间仍不足以让载人飞行出现革命性的进步。虽然那时的太阳系可能繁忙一点了吧。太阳系内的穿梭飞船会带着智能机器人不断地登陆火星、火卫一、木卫二、土卫六等星体,进行各种科学实验。但载人登陆?殖民?我想还差着远呢。毕竟过去50年,载人航天的工作处于停滞,现在各国的大部分火箭的有效载荷比美国60年代的登月火箭土星5号都差很多,别笑,这是真的!

微观世界呢?应该可以发现标准模型以外的基本粒子吧?比如引力子之类的?我不是“民科”,但对此是十分确信的。因为我知道,任何时候当人类以为现有理论已经可以完美解释这世界的构成和力的相互作用时,这个理论在某一方面就开始崩塌了,另外,如果可以轻易地解释万事万物的因果,那么这个世界未免太无聊了吧。伟大的理论需要伟大的实验去实证(或证伪),期待那些“上天入地”的实验可以带来新的惊喜,或者是惊吓......比如对暗物质的直接探测。

和遥远的太空与幽深的微观世界世界相比,我对身边的变化应该不会感到惊奇,甚至因为可以想象,很多事情反倒不那么期待了。

那时的食物味道会有点“混乱”。涉及粮食、蔬菜、瓜果风味的基因会被一一找到、加强、混杂,你或许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找到葡萄口味的燕麦,橘子口味的黄瓜,但是想找到“原始”口味的西红柿,恐怕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了。不但口味找不到原始的,很多的食物也不再是“天生地长”的了。人造食物不再局限于人造黄油、人造蟹柳。菜、肉、奶都应该可以从分子层面合成再造,价格便宜量又足,如果能更环保,我们有什么理由拒绝一道人造奶汁烧人造肉饼吗?

车应该不用自己开了,不用加油,也不用充电。自动驾驶会解放双手,终于可以心安理得地“酒驾”,肆无忌惮地也边“开车”边补觉了。汽油很便宜,因为高速状态下无线充电技术配合着高能电池,一般的汽车已经告别石油了。

衣食住行,除去乱七八糟的食物和傻瓜一般的出行,衣服应该还是那衣服,房子应该还是那房子。除此以外,医学的进步也许可以出乎意料。艾(艾滋病)、心(心脏病)、癌(癌症)这些顽疾一一攻克;“仙人抚我顶,抚顶受长生”,那时衰老的秘密差不多完全解开了吧?虽然衰老可能还是暂时不可逆,但也许会有其他的方式让人“长生”,比如计算机扫描、模拟人脑,上传记忆。把一个个人封印到网络空间,等待下一次下载到新的“肉身”!

那时的人可能很难分清虚拟和现实的边界了。

白天,借助随身设备,我们坐在家里构建一个又一个虚拟场景,工作、交流、购物。我们也可以构建沉浸式的虚拟世界,放逐其中。

晚上,我们可以构建一个连续的梦境,在期间自由行走,按你的剧本设计演绎。因此,人可以同时活两次,一次是占三分之二的现实生活,一次是占三分之一的睡眠生活。而后者明显更具吸引力,就像美丽的罂粟花,难以抗拒。

现在唯一不太确定的是AI(人工智能)的发展。科学的发展不是线性的。如果将其纳入坐标轴(Y轴是时间,X轴是科技发展),过去几千年科技发展的直线斜率很小,匍匐在X轴之上。在最近100多年这条线的斜率陡增。而未来在AI的助力下,越过AI的技术奇点,科技曲线有可能垂直向上,把人类带进天堂,或者带进毁灭。

说了这么多,你可能会问——未来的世界会变得更好吗?我想不一定。对你来说是肯定是好的,那是属于你的世界。而对我则不是,现在的一刻才是最好的,因为有你,还没长大......

让我们在未来相见吧,让这一天慢点来,再慢点。血脉相连,我心你知,爱你的爸爸!

2017年12月19日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71219B02MOM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
http://www.vxiaoto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