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网红直播各类问题,需要好好归拢一下了

利用直播平台制造、发布和炒作违法行为、低俗行为、血腥暴力性行为,以获取关注的现象屡见不鲜,比如直播挑衅警察寻衅滋事行为的,直播打人骂人违法行为的,直播商场毁坏商品偷吃食品行为的,直播不可描述行为的,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一个网络动态,这些行为违反法律规定,传播负能量,带来恶劣的社会影响,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这些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些直播账号由原来的个人生活隐私等方面内容逐步向公共领域和公共利益方向渗透,有些主播甚至不惜触碰法律底线来获取直播关注,并以此来获得利益。

2、有些直播账号经常搭车热点事件,过度炒作热点事件中的若干违法行为,借此获得网民关注以获得流量及其利益。

3、有些直播账号主播多是无职业,缺少道德观、法律观以及正确思想认识,惟利是图,所以经常策划违法行为,只求炒作,只求舆论关注,只求速见利益。

4、有些直播账号主播,无视法律制裁,有的甚至将法律处罚当作炫耀和直播的资本,为了出名不择手段,在他们看来,只有不择手段才会更好出名。

5、直播平台主播违法行为日益增加,有关部门处置有难点,有盲点,导致违法现象愈演愈烈态势,也有些行为处于法律边界,无从处理。

6、直播平台利益与账号主播利益相一致,主播超出底线的行为,客观上为平台带来流量和利益,这也是直播平台对于治理问题账号态度暧昧的根源之一。

现在,很多直播平台主播,剑走偏锋,专门策划制造炒作一些违法行为传播,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和处理这个问题呢?

1、依法打击,坚决严惩,对于违法行为,只要直播,均以寻衅滋事处理,其他违法行为,也依法相应处理,绝不含糊,发现一例,处理一例,警示一例,并在社会塑成良好的舆论环境,坚决谴责此类行为,形成以此行为为耻,拒绝审丑的社会风气,现在处理此类案件,基本依据时《治安管理处罚法》,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专项整治,或者出台相应的司法解释,严肃认真的对待这个问题。

2、源头抓起,设立禁入制度,行业黑名单制度。谁接收谁担责。主播违法行为的动机是,炒作为了关注,关注为了流量,流量为了利益,所以,一些主播一再突破底线基本是为了利益,那么打破他们的利益幻想,也是有效遏制此类违法行为的办法之一,所以,行业黑名单就十分迫切的需求,只有有此类违法行为,那么所有直播平台,都应通过黑名单设立禁入屏障,禁止他们再从事相关直播业务,这在技术上很容易实现。

3、一旦传播,账号销号,让其炒作成本无限增大。现在我们对于一些违规账号处理的过于宽松,违法成本小也是违法行为一再发生的根源之一,如果让违法行为无限扩大,比如一个违法行为,可能面临的结果是销号,那么这些主播必然会珍惜他所辛辛苦苦积攒起来的粉丝和影响力,既然他无法东山再起,那么它的言行就一定会有收敛,因为这是很简单的得不偿失的道理。

4、平台与账号连带责任。一旦发现,谁传播谁受益谁担责。根据《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有关部门要做好平台的监督与管理,杜绝平台因为利益而对帐号采取的暧昧态度,坚决落实互联网的属地化管理,有关部门应该严格执法,加强源头管控,守土有责,一定会在最大程度上避免问题出现。

现在我们发现的一些问题,只是苗头,还没有大规模的出现,那么我们就应提早预判,提早对策,提早处置,提早重视,防患于未然,让我们的网络直播健康发展,让我们的网络空间更加清朗,也让我们的七条底线,无人敢越雷池。

今天有点偷懒,没写新的,选了这篇旧文,发现毫无违和感,而且很久过去了,直播问题似乎没啥改变,真需要归拢归拢,今天看这篇文章,发现依然很有价值,高屋建瓴,很有前瞻性,写的挺好。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00611A0SNDE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
http://www.vxiaoto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