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讲不出的再见:厉槟源的“最后一封信”

满珍、亚溪、忠催:全家好!

在新的一年家中一切都很如意吧,清明节已到,本来我想回家的,但另一个门卫先请假回去了,要20天才来。

他来了我才能请假。

我也不知道哪天才能回,到时候再说。

3月20号我们发了工资550元,我想4月15号发工资一起寄回。

上次过年,我们同样上班,工资虽有,但没什么补助,大初一有一个红包(20元)。

现在我的生活费也不需要多少,每当花钱的时候我都会想到家里,听说有些邮局取钱要扣钱,不知是否有此事。

满珍,现已农忙季节,请你多多保重身体,耕那么多田土,太辛苦你了,你可常买些补品,肉类补补身体,每天喝几杯米酒也很好。

今年打算种些什么?我在这里虽然习惯,但每天都想着你。

父母他们都好吧,亚溪她外公外婆身体好吗?你可常去买些礼物去看看他们两位老人家。

亚溪现在英语学得好吗?书买了没有,我知道亚溪能自学成才的,会有出息。忠催要抓紧学习,如果等毕业了才着急,那时就没有机会了。

请你们努力多学习知识吧!

祝全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少旺

99年3月30日

1999年3月30日,远在东莞工厂打工做保安的厉槟源的父亲寄出了他最后一封家信,过了几天就意外去世了,那一年他的父亲36岁。在厉槟源的记忆里,为了更好地在广东找到工作,父亲曾学习了粤语。

2020年,即将跨入36岁的厉槟源带着父亲的这封信回到了他最后生活过的地方(东莞)。厉槟源将这封信的内容拆成了36段式,分别找了36位在东莞工作的保安教会他这36段粤语,最后,厉槟源再将这封家信用粤语完整的读了出来。

他将整个行为过程用录像拍摄下来,视频的结尾是厉槟源站在江边,用半生熟的粤语深情地唱着《讲不出再见》。

是对是错也好不必说了 是怨是爱也好不须揭晓

何事更重要比两心的需要 柔情蜜意怎么可缺少

是进是退也好有若狂潮 是痛是爱也好不须发表

曾为你愿意我梦想都不要 流言自此心知不会少

这段情越是浪漫越美妙 离别最是吃不消

我最不忍看你背向我转面 要走一刻请不必诸多眷恋

浮沉浪似人潮哪会没有思念 你我伤心到讲不出再见

谭咏麟《讲不出再见》

这是厉槟源的新项目“最后一封信”。

成长:35岁了 不会像以前一样毫无节制地消耗自己

1985年,厉槟源出生在湖南永州蓝山县下辖的一个村子。在媒体采的访中,他讲到自己小时候的也像大多数孩子一样,比较的贪玩和闹腾,作为农村的孩子,需要做农活,当然也免不了犯错,没少挨父亲的打,父亲会“从这个村打到那个村,”当然,他也理解父亲的这种行为,“在农村,跟你越亲密,他们对你就越不客气。”

《自由耕种》 2014年

2014年8月,厉槟源回到永州老家,跳入原属父亲、后由自己继承的0.1亩责任田,用力腾空跃起,又重重摔下泥潭,肉身激起的泥水,间或堵住他的口鼻,三个小时后,他最终身体不支,呕吐不已。

他创作了作品《自由耕种》,厉槟源很少回到自己的家乡,在媒体的采访中,厉槟源大学五年时间总共也才回家两次,由于他家所在的村子只有一百户人,所以回家做点事情全村人都会知道,在做《自由耕种》这件作品的时候,村民们都不知道他在干什么,有觉着挺苦的,还有说他在冲凉,直到他吐了,村民们才觉着不对劲,作品完成后厉槟源觉得自己放下了一个东西,“不能老哽在那儿,舒坦了一下。”

在做之前,他也和母亲进行过交流,但没有说要具体做什么事,只是说自己要用这块地做一个事情,母亲的心里是理解和支持的。

在一次采访中厉槟源说,在做这件作品之前,他对家乡爱恨交加,“明知道自己属于那里,却又不想面对那里”;之后“终于和这片土地达成了和解,从此自由了”。

《2CM》 2017年

所以他每次回到家乡或者见到母亲,都会有一些创作灵感,比如《2cm》,这一行为的场所是厉槟源母亲退休前工作的加工厂,而影像中离厉槟源咫尺的机器正是由她亲手启动。

在《自由耕种》创作之后,厉槟源还在家乡创作了《测试》这件作品,他爬上了家门口一株竹子,然后把自己吊在上面,直到无法坚持,然后狠狠地从上面掉了下来,只听“嘭”地一声响,厉槟源的背部着地后勉强翻了个身,然后便躺下了,也就是这次的作品实施,给他造成了脑震荡,还有颈椎的问题。

《测试》2015年

厉槟源在北京现代民生美术馆的“大艺术家”讲座中,详细的讲述了创作这件作品的过程以及自己的感受,这个作品爬上竹子是为了穿上事先脱下来的鞋,穿上鞋之后再返回到竹子上。这么一个厉槟源预设的动作,但是现实几乎不可能完成。因为竹子的反作用力太强了,得用更大的力气挂上,既能完成自己的预设,又不至于掉下来。厉槟源尝试了三次。在尝试的过程里边他的身体的力量一直在消耗,到第三次爬到中间,他就完全没有力气了,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来,所以在那里消耗,因为旁边也没有任何人没有安全的措施,他只是用三脚架记录自己,消耗完以后厉槟源就很绝望地呼救了两声,当时身边没有人,所以他就是很绝望地非常恐惧地松手掉下去,因为他不知道掉下来会怎么样,“会不会死掉或者摔残了,我还想做更多的事情。我摔下去的时候昏迷了30分钟。”

今年厉槟源35岁了,2019年他在昊美术馆举办了自己的大型同名个展,媒体采访他时,他表示今后“不会像以前一样毫无节制地消耗自己。”

创作:让作品自然生长

观看厉槟源的作品,确实很多都有一定的“危险”在里面,他曾在媒体采访中讲到:“我喜欢有点儿自毁倾向的艺术家,自毁不是叫你去自杀啊!他首先是一种精神上的反叛和质疑,对一种约定俗成的既有规定和顺序的打破,是一种积极的对抗麻木的态度。”

《两个石头》 2009年

《直到桥梁坍塌》

其实,厉槟源的创作所有的对抗都针对的是自身,而非外界,因为他觉得自己处于一种被禁锢的状态中,想要挣脱出来,只不过用了一种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在厉槟源看来,这个世界的每一个事物都与你发生了各种关系,他好奇的是彼此如何发生关系的,自己是如何存在的,他有时候会想自己把七情六欲拿掉以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时候事情的发生和联系让他忍俊不禁,他的作品与生活不是一种割裂的关系,而是一种开放和平行的关系,他们是可以相互交叉,而厉槟源置身于其中。

“我一开始就放弃了一种安全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我是这样想的,不要急于去做出什么经典的东西来,只要你内心有想要表达的东西不管它是好是坏,它都会成为你今后的一种营养。”厉槟源在媒体的采访中讲到。

《洪流》 2017年

厉槟源的作品是通过他的身体来塑造自身,不以某个视觉形象为目的,他就是一个活的雕塑,最终是活自己,他和作品的关系就是一种相互塑造的关系。

“人是最好的雕塑工具,如果你把自己看成一尊静止的雕塑,你会发现时间实际上是一种塑造方式,时间长度是物理的,把身体作为工具可以丈量出一些我们和这个世界的关系。我的作品注重身体的体验性,这种体验性就是作品在时间和空间中留下来的运动感,它与我的生活轨迹有关,这种体验具有唯一性,它是一种切身的身体快感,我很爽!”厉槟源在媒体的采访中讲到。

厉槟源还讲到,“要有悲惨的能力、爱的能力,还要有跨越悲伤和爱的能力。创作是可以不择手段的,就像一个人发疯可以不计后果,”他不去预设和控制自己的作品,让它自然生长,哪怕长成妖魔鬼怪,“我走投无路了就会干一些傻事,不预设结果,但是总会有一个结果,你去做了就有了,不做就永远没有。”

《进程》 2019年

厉槟源理解艺术家的状态应该是一种无序的状态,他随时处在一个创作的状态下,而不是只有进入了工作室以后他才是艺术家。意料之外的往往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肯定不是发生在展厅和美术馆。为什么艺术家一出手就一定要想参照艺术史呢?心中带着某种市面上已有的成功标准,他只能成为艺术史的工具,艺术史成就不了艺术家,艺术史不应该变成艺术家逾越不过去的“墙”。如果说鉴别艺术好的标准一定是艺术史的话,那么艺术家本身就是一个标准,他应该是冲到艺术史前面的。

电影项目《一个人的战争》预告片段

就像裸奔对厉槟源来说是一个意外,“但这件事迟早会发生,只是或早或晚的问题。”

做艺术,厉槟源首要目的就是尽可能的清除他的自身障碍,使自己成为更好的人。但所谓的清除自身障碍也只不过是“给自己不断地挖坑往里跳吧!就看谁扎的更深又能爬上来。“

同时,厉槟源在媒体的采访中还讲到,如果自己对艺术有什么诉求的话,他希望能从个人的基点去出发开辟一条前人所没有的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将自己最与众不同的东西寻找出来,这是关键的。

(本文编辑于艺术家媒体专访及已经发布的资料)

-?END -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00707A0H7E0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
http://www.vxiaoto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