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84岁老太造出国产芯片,成功攻破美国技术垄断,为祖国节省上万亿

众所周知,人类进入第三次工业革命后,芯片这个不起眼的东西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今,大到航空航天的飞行器,小到家用的智能洗衣机,都需要芯片的支持。

尤其从这段时间的中美贸易摩擦,以及华为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来看,芯片依然是未来10年里我国急需发展的一个重要项目之一。而谁掌握了芯片技术,谁就是未来国际科技的领导者。

我国的芯片技术其实早从1965年便开始了,这一年,我国第一批自研的晶体管和数字电路在河北半导体研究所鉴定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芯片时代。然而,这之后长达半个世纪,由于各种原因,国产芯片一直没有掀起半点水花。

尤其在2003年那会,我国还经历了“汉芯事件”这种极其恶劣的芯片造假风波,这让原本停滞不前的国产芯片产业更是雪上加霜。而这一切,终于在一位老太到来后出现了转机。

这位老太名叫黄令仪,她出生于1936年广西南宁一户普通家庭。经历过抗战洗礼的黄令仪从小便养成了坚毅向上的品格,后来,她毅然报考华中工学院,即华中理工大学前身,为我国的半导体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

毕业后的黄令仪加入了“156工作室”,负责中功率三极管的设计工作,这是60年代我国专门为研制第一台计算机成立的工作室。当时美国的计算机已经诞生了十多年,为了追赶进度,打破技术垄断,黄令仪身上的担子可谓相当沉重。而在她以及众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下,1966年8月,我国第一台国产微型计算机终于自研成功。

刚毕业就站在了这么高的起点上,今后的人生路自然更加水涨船高。1989年,黄令仪因公访问美国,当时恰逢国际芯片博览会在美召开。本就从事半导体行业的黄令仪自然前往观之,也就是这次展览会,让黄令仪感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在博览会上,黄令仪无不被美国的高新芯片科技所折服,同时,有一件事也让她无比痛心。博览会里大大小小一共一百多个展位,竟没有一个展位来自中国。作为一名半导体行业从业者,黄令仪暗暗发誓,一定要制作出一块高水准的国产芯片,来打破美国的垄断,以及洗刷今天在博览会上的祖国耻辱。

当然,理想归理想,实际操作起来需要长时间的准备。一直到2002年,一切才总算正式开始。当时黄令仪已经到了68岁,原本该退休的她丝毫没有退却,第一时间加入了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的龙芯实验室,开始了国产芯片的自研之路。

转眼便是16年过去,我国的芯片也从最开始的1B、1C到3A、3B再到如今的GS464E,而每一次更新迭代,都凝集了黄令仪团队无数的汗水。2019年12月24日,龙芯实验室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新一代通用处理器研制成功。而黄令仪当时已是84岁高龄,她终于实现了1989年在美国许下的承诺。

值得一提的是,早前没有国产芯片时,每年我国都要向国外进口1.4万亿元的芯片,其价值远远超过了石油。由于黄令仪团队的努力,为我国极大地减免了这笔开销。

如今,黄令仪也已来到86岁的年纪,这里,笔者由衷祝这位伟大的女性科学家能长命百岁,永远健康。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00810A0VOTZ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
http://www.vxiaoto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