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打通企业数字化转型“最后一公里”,是时候了解应用现代化了

2007 年,在 IBM Rational 软件开发高峰论坛 SOA 专场中,“应用现代化”概念首度亮相,其核心理念是解决应用开发过程中的遗留问题。近年来,随着各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快,云计算提供的弹性、可扩展等特性对应用现代化服务市场的增长推动作用日趋明显,应用现代化已经成为产业共识。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企业的应用现代化进程尚处于起步阶段,企业在这一领域大多面临着认知、实践等方面的挑战。

作为最早在国内提出应用现代化建设思路的厂商,华为云早在 2021 年就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发布了《企业应用现代化白皮书》。白皮书指出,应用现代化是以软件的敏捷交付为导向,实现贯穿基础设施到应用的认知重塑、架构升级和技术跃迁,同时提炼出了应用现代化的典型特征和建设维度。

4 月 26 日,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华为云官宣面向政企的三大关键举措:发布央国企 15 大场景化解决方案,公布“应用现代化产业联盟”最新进展并进行招募,发起“‘百城万企’应用现代化中国行”行动。

我们不禁好奇,华为云如何看待应用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又是如何布局的?应用现代化发展的助推因素有哪些、又是如何打通企业数字化转型“最后一公里”的?围绕这些问题,InfoQ 与华为云战略与产业发展部总裁黄瑾、华为云 PaaS 服务产品部部长徐峰以及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陈宝国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为行业带来新的理解和启发。

应用现代化: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经之路

所谓应用现代化,通俗地来讲就是基于一系列的先进技术,让企业的应用成为“六边形全能战士”,在体验、效能、智能、韧性、安全、成本这六大维度上获得最优表现,只要能满足这个标准的应用都可以称为现代化应用。

应用现代化的概念与当下火热的数字化转型浪潮密不可分。陈宝国谈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把业务能力变成“应用、数据和算法”,将“业务资产”变成“数字资产”,再让数字资产结合数字技术,提升客户的体验和服务客户的效率,以快速应对各种变化。

但在这一过程中,传统应用所使用的技术架构已经无法支持企业数字化业务的高质量增长。一方面,企业新应用数量爆炸式增长,传统企业应用开发和交付的效率难以跟上节奏,投入成本却在快速膨胀。据 Gartner 调查,2025 年传统应用会占到企业 IT 预算的 40%以上,严重影响企业创新速度;另一方面,企业应用中开源代码占比快速增长,导致软件供应链攻击威胁日趋严重;最后,传统企业应用以单体为主的架构设计在性能、可靠性等指标上很难满足新时代的企业要求。

传统企业应用面临的这些挑战,需要通过应用现代化的升级来加速解决。现代化应用的 TTM(Time to Market)可以缩短到数天,能够通过数智驱动帮助企业实现智能化决策和运营。现代化应用还具备全生命周期安全性、高可靠、高韧性,能够带来跨终端的无缝使用体验,并通过弹性实现成本最优。应用现代化能够通过搬迁、改造、重构、新建、替换等途径,将传统应用升级为极致体验、高效智能、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应用,实现业务敏捷和高效创新。

基于应用现代化对于企业、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企业应用现代化已经箭在弦上,势在必行。行业普遍认同,应用现代化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经之路。但就实际情况而言,不同行业、不同公司的应用各不相同,其应用现代化的路径也并非唯一,尤其在国内应用现代化还处在发展初期的阶段,企业还面临着很多亟需解决的挑战。

企业应用现代化之路面临的焦点问题

如果将企业应用现代化的过程拆分,简单来说有两个焦点问题:第一是要不要做,第二是怎么做。

关于第一个讨论的焦点,企业需要根据其自身的业务挑战、诉求和目标进行决策。徐峰表示:“如果企业存在如下挑战是可以重点考虑开展应用现代化,例如,数字化业务体验不佳,员工和客户不满意;应用交付的时间周期长,无法匹配业务的诉求;应用安全、可靠性、韧性等方面存在挑战,经常出现宕机、泄露、被攻击等情况;空有一堆的数据,但是数据无法流动,AI 和算法无从下手等问题。同时,也要结合自身的能力和预算投资综合考虑如何开展应用现代化。”

关于第二个焦点问题,企业则需要根据自身业务发展诉求进行推进。黄瑾认为,企业在推进应用现代化的过程中首先要有整体规划,应用现代化工作要与公司数字化战略相结合;其次要有组织保障,在公司层面设立数字化规划和建设委员会与项目组,确保应用现代化工作的规划和落地资源;第三要有优秀伙伴的支撑,包括咨询,业务应用,开发实施,云平台等。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企业可以按照现状分析、实施规划、策略制定、项目实施、评估和改进五大步骤来顺利完成应用现代化的目标。?

与此同时,企业在应用现代化的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多个维度的挑战,华为云总结国内企业主要面临的问题有:企业普遍对应用现代化的概念还不太了解;企业对于自身传统应用的缺陷还未展开全面评估和分析,不知如何下手;企业对于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感到迷茫,不知该如何选择和引入;企业未从顶层统筹规划应用现代化,导致各个部门分而治之。

针对上述挑战,华为云推荐的关键举措是:企业要自顶向下进行应用现代化的顶层设计,统一企业内的认识,对于现代化的目标达成一致,成立专项工作组或项目来推动应用现代化在企业内的推行。

“极致”企业应用现代化体验是如何构建的?

当企业下定决心开始应用现代化之路,接下来要面对的挑战就是:如何构建极致的企业应用现代化体验?针对这一问题,华为云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各行各业的应用各不相同,应用所采用的技术栈和所承载的企业业务也不尽相同。对企业而言,要打造现代化的应用体验,关键是结合业界的现代化应用标准,结合企业自身的业务和能力,评估自身现有应用,制定自身企业的应用现代化的升级改造策略和目标;企业开发者则需要增强学习能力,不断掌握新技术和开发方法,持续将新技术运用到企业应用开发中。总体而言,应用现代化的构建包含制定标准、评估现状、持续学习和实践几大部分。针对这些环节,华为云都给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快速实现应用现代化改造。

首先,华为云最早在国内提出应用现代化的建设思路,2021 年华为云联合信通院发布了《企业应用现代化白皮书》,完整阐述了应用现代化的趋势、定义、关键理念和技术等。同时,华为流程?IT 部门通过实践经验总结发布了内部的现代化应用标准,围绕业务感知、DFX 以及开发部署三个方面展开,并从按需订阅、智能和体验、可组合 &可扩展、高可用 &弹性、可观测 &可运维、安全合规、敏捷开发和多云部署 8 个方面的标准来评判应用是否达到现代化标准。华为云还对服务的政企客户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分析,最终提炼了实现传统应用到现代化应用的 6 大关键技术,分别是组装式交付、数智驱动,DevOps,服务化架构,安全可信,韧性。

其次,华为云基于自身数字化转型的经验和能力,面向政企客户提供了完整的应用现代化解决方案,除了关键技术产品,还有咨询、优秀实践、专业服务等,帮助企业快速评估现状、制定转型升级方案,加速实现应用现代化。华为全联接大会 2022 期间,华为还发布了应用现代化的六大使能关键技术,使能业界共同推进应用现代化。

更为重要的是,华为云将华为 30 多年在 ICT 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产品解决方案开放,为客户、伙伴和开发者提供稳定可靠、安全可信、可持续发展的云服务。凭借基础设施即服务、技术即服务和经验即服务,华为云应用现代化基于云原生、AI、Serverless 等技术,通过搬迁、改造、重构等途径,帮助企业对传统应用进行升级,打造极致体验、智能高效、安全可靠的新型应用,实现业务敏捷和高效创新,释放企业的数字生产力,成就高质量增长的现代化企业。

通过这些产品、服务和创新技术,华为云最终可以为企业带来应用现代化的一系列可见成果:

  • 大幅提升用户体验和业务支持水平:升级后的现代化应用面对业务流量和突发环境的弹性和响应更快,应用运行的环境有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保证,用户使用体验更流畅,应用对于企业数字化业务的支撑水平也得到进一步提升,整体提升企业业绩和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
  • 优化传统应用对企业预算的消耗占比,拥抱创新:根据咨询机构采访统计,应用现代化可以节省传统应用 25%~30%的维护成本,通过应用现代化的过程,企业也会对众多的应用资产进行精简盘点,主动采取“关停并转”的措施,改善冗余,减少重复建设,优化成本,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 更快速的价值实现,提升企业效能:使用 DevOps 等新的研发模式,现代化应用的发布频次提供 2~3 倍,质量检查、安全审计内嵌在应用生产线中,质量和漏洞风险相比传统开发模式会降低 60%以上。

写在最后

如今,应用现代化已经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必由之路,也是走向现代化企业的重要抓手和底层实现。应用现代化成为趋势的同时,也面临着多重挑战,这对云厂商们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作为国内应用现代化服务的先行者,华为云进行了多年的布局,并已落地了广泛实践。

未来,华为云还会给应用现代化带来哪些理论、技术和实践的创新?我们相信,华为云与其他行业伙伴的努力最终将结出硕果,不仅能够加快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步伐,还将为中国软件业在全球市场的崛起提供有力支撑。

  • 发表于:
  • 本文为 InfoQ 中文站特供稿件
  • 首发地址https://www.infoq.cn/article/0BmB0RRsZHy7WrcRm2mu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
http://www.vxiaoto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