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杂谈」对于工作中数据可视化的一些思考

「杂谈」对于工作中数据可视化的一些思考

作者头像
小火龙说数据
发布2023-09-01 13:19:28
1990
发布2023-09-01 13:19:28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小火龙说数据小火龙说数据
序言

数据可视化,是数据分析师日常工作中绕不开的内容之一。在工作中,如果只是以完成业务方的需求为目的,其价值会被大大缩水。本节,想和大家聊聊小火龙对于可视化的一些思考,希望你能够有所收获。

01

数据可视化理念

对于数据可视化,其目的是通过统计学方式探索数据本身的价值,并将其以合适的方式呈现出来,降低应用方对于数据的使用成本。

因此,小火龙认为,其核心理念主要涵盖两点:业务驱动性+可扩展性。下面,围绕着两点,谈谈工作中搭建可视化需要思考的因素。

02

搭建数据可视化思考因素

在搭建可视化时,往往会从业务方的需求出发,当然,除了思考能解决需求本身之外,还要考虑以下五点,帮助你获得额外的价值。

1、应用方是谁

为什么要知道应用方是谁?因为,往往不同的数据应用方,对于可视化的关注程度有所不同,优先级也存在差异。

一般,主要的应用方为:研发同学、产品/运营同学、数据/业务LD,下面从这三个方面谈谈差异性。

  • 研发同学:研发一般关注的是数据底层情况,在出现异常的时候可以快速找到问题,因此,可将重心放在问题的发现上。同时,一般研发同学都有代码的能力,因此,后续的维护,甚至是搭建,均可交其自行完成。
  • 产品/运营同学:一般而言,产品/运营同学对于SQL可能不会很熟悉,因此,在搭建方式的选择上,可以优先选择“拖拉拽”,尽量不写SQL,因为“拖拉拽”可以方便后续应用方更改,减少维护成本。
  • 数据/业务LD:领导们对于数据可视化的诉求,往往是:易看+直击问题。易看,也指随时可方便的查看,因此就需要可视化支持移动端;直击问题,指能够在问题出现时,第一时间报警及发现问题本身,因此,需要重点关注报警机制。

2、可视化作用是什么

在知晓应用方后,还要明确此次可视化的目的是什么。一般而言,可视化的目的主要有三个:数据通用模版、数据例行展示、数据问题监控。

  • 数据通用模版:此作用一般面向产品/运营侧,当业务定期需要看一些数据,但又不愿每次都等排期。于是会让数据同学帮助搭建数据看板,以便后续相似需求可在其基础上自行修改。此时,需要重点关注数据可视化的通用性+普适性。
  • 数据例行输出:数据可视化的核心用途,例行输出需要重点关注数据生成的时效性+核心输出内容+可视化形式。可以做到时效性强+内容有价值+可视化程度好。
  • 数据问题监控:对于核心指标进行日常例行监控,通过可视化的方式例行报警。由于一般问题监控都是核心指标,因此需要重点关注数据生成的时效性。

3、选择何种展现方式

针对不同的数据分析类型,选择不同的可视化图形。例如:趋势采用线性图、同环比采用柱状图、分布采用饼图等。

4、关注可扩展性

大多数数据可视化场景,往往是根据需求而来的。而随着需求的增多,可视化的内容也会被扩充。慢慢你会发现,BI平台上,有很多相似的数据可视化内容,这给不明口径的应用者,造成了很多困扰。于是,你会听到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同一个指标,两个看板上的数对不上,麻烦帮忙看看是什么原因!

这里建议大家

  • 搭建可视化前:判断之前是否有相似的内容,如有,则优先考虑在原有基础之上做扩充;如没有,在建设数据可视化的时候,要考虑其通用性,未来遇到相似问题,是否有扩充空间。
  • 搭建可视化后:定期对存量数据可视化进行复盘,归总相似内容,减少资源开销。

5、例行下线机制

数据可视化,往往是每日例行产出的,需要消耗计算资源+存储资源,长时间下来,对于企业是一笔不小的成本。

这里建议大家

定期review可视化内容,从访问次数、访问人数、访问频次等角度去度量各可视化应用程度,将低频内容,定期下线。并将整套机制规范化+自动化+例行化。

03

可视化闭坑点

最后,谈一谈数据可视化的闭坑点,防止在工作中犯错。

其一:避免华而不实的图形表达。能用简单图形表示,就不用复杂图形,例如:用平面图,不用立体图。

其二:避免核心可视化内容分而治之。对于核心数据的可视化,建议由数据同学统一负责,一方面,防止口径出现偏差;另一方面,防止相同内容多图表展示,给应用同学造成迷惑。

其三:避免权限不设限定。很多部门,对于权限的把控不严格,随便谁申请都给开设。这样做,一方面会导致数据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会使得搭建可视化的内容质量参差不齐,无法统一管理。

其四:避免问题不做反馈。对于大厂而言,很多都用的自身开发的BI平台,由于并不对司外开放,导致收到的建议反馈有限。因此,为了产品的更好发展,需要应用方定期给平台反馈,通过给平台提需求的方式,让其更好的迭代发展。

本文参与?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3-08-22,如有侵权请联系?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小火龙说数据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相关产品与服务
腾讯云 BI
腾讯云 BI(Business Intelligence,BI)提供从数据源接入、数据建模到数据可视化分析全流程的BI能力,帮助经营者快速获取决策数据依据。系统采用敏捷自助式设计,使用者仅需通过简单拖拽即可完成原本复杂的报表开发过程,并支持报表的分享、推送等企业协作场景。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
http://www.vxiaoto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