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慧天卓特干旱监测系统:2022-2023年高温“炙烤”中国案例分析

慧天卓特干旱监测系统:2022-2023年高温“炙烤”中国案例分析

作者头像
此星光明
发布2024-05-08 08:42:02
1380
发布2024-05-08 08:42:02
举报

本案例分析,展示了我公司干旱监测产品的大范围持续精准监测能力

2022年 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了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过程,共持续79天,为1961年以来我国持续时间最长的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2023年平均气温再创新高。全国平均气温10.7℃,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均为1961年以来最高,全国共127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在持续高温的影响下,我国部分区域出现了冬春连旱、夏秋连旱,长江流域出现了有完整实测资料以来最严重的气象水文干旱;受夏季强台风的影响,东北、华北出现了“旱涝急转”。近两年的严重自然灾害对我们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很大破坏,其中干旱灾害造成近7300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约9900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约710亿元。

2022年春季,我国季风雨带进程总体呈现偏早的特点。全国平均气温为12.1℃,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2022年夏季我国气候总体温高雨少,全国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全国平均降水量为历史同期第二少,盛夏长江流域发生破纪录的高温伏旱。2022年秋季,全国气候总体呈现暖干的特征,其中南方大部出现持续高温干旱。秋季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秋季降水季节内变率大,9月全国大部降水偏少,10月降水总体呈现南北少、中间多,11月我国中东部大部降水偏多而西部大部降水偏少。我国南方受下沉运动控制,有利于大部地区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出现持续干旱。2022/2023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2℃,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24.6%,空间上呈现北多南少的分布形势。(摘自中国气象局)

图1?2022年全国年平均气温距平分布图(左)和降水量距平分布图(右)

图2?2022年的持续高温成为当年top10的气候灾害事件之一(摘自中国气象局)

2022年,受副热带高压偏强偏大和拉尼娜现象等影响,我国平均气温偏高,全年相继发生年初珠江流域冬春连旱、4-6月黄淮海和西北地区春夏旱、长江流域罕见夏秋冬连旱。其中,长江流域干旱是有完整实测资料以来最严重的气象水文干旱,中旱以上日数为77天,较常年同期偏多54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旱情峰值时,全国共有5245.2万人次受灾,因旱需生活救助758.5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6090.2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12.8亿元。(摘自应急管理部)

案例分析】我们基于中国风云卫星观测的遥感数据,通过地表能量物理模型反算出干旱指数,对2022年的旱情从时间和空间上做出定量的监测和评估。图3为全国高温日数分布图(左)和2022年平均FYDI指数(右),图4为2023年FYDI干旱指数分布动态图,从图中看出,FYDI年平均指数分布图与高温分布图一致性高,干旱指数显示长江流域2022年遭受严重旱情。

图3?全国高温日数分布图(左)和2022年平均FYDI指数(右)

图4 2022年FYDI干旱指数分布动态图

2023年,我国气候主要表现为暖干的特征,全国平均气温10.71℃,较1991-2020年气候平均偏高0.82℃,为1951年以来最暖;全国平均降水量615.0mm,较常年偏少3.9%,为2012年以来第二少。四季气温均较常年同期偏高,其中夏、秋季分别为历史同期次高和最高;除秋季降水偏多外,其余三季降水均偏少。2023年,我国区域性气象干旱多发,西南地区遭遇冬春连旱;春季北方沙尘天气过程偏多;夏季前期,华北和黄淮遭受1961年以来最强高温过程;7月底至8月初,受台风杜苏芮影响,京津冀地区发生历史罕见极端强降水过程,华北地区出现“旱涝急转”;华西秋雨开始早、结束晚、雨量多;1月中旬发生年内最强寒潮过程;秋末冬初冷空气频繁入侵,12月华北和黄淮等地降雪日数偏多、积雪偏深。(图5)(摘自国家气候中心)

图5?2023年全国年平均气温距平分布图(左)和降水量距平分布图(右)

经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各有关成员单位会商核定,2023年,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台风、地震和地质灾害为主,干旱、风雹、低温冷冻和雪灾、沙尘暴和森林草原火灾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全年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9544.4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失踪691人,紧急转移安置334.4万人次;倒塌房屋20.9万间,严重损坏62.3万间,一般损坏144.1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0539.3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454.5亿元。与近5年均值相比,受灾人次、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和农作物受灾面积分别下降24.4%、2.8%和37.2%,倒塌房屋数量、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上升96.9%、12.6%。2023年,我国先后发生西南冬春连旱、北方局地夏旱、西北地区伏秋旱,灾情总体偏轻。年初,西南大部降水偏少,特别是云南1–5月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偏少五成。5–6月,华北、黄淮高温过程多、极端性显著,东北西部降水偏少2–3成。6–8月,内蒙古西部、宁夏、甘肃大部、青海南部等地降水和区域内河流来水量偏少,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出现临时困难。2023年,干旱灾害造成2097.4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3803.7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05.5亿元。(摘自应急管理部)

【案例分析】我们基于中国风云卫星观测的遥感数据,通过地表能量物理模型反算出干旱指数,对2023年的旱情从时间和空间上做出定量的监测和评估。图6为全国高温日数分布图(左)和2023年平均FYDI指数(右),图7为2023年FYDI干旱指数分布动态图,从图中看出,?FYDI年平均指数分布图与高温分布图一致性高,尤其是云南地区的旱情凸显,另外,2023年干旱发生的季节性区域性也较为明显。

图6?全国高温日数分布图(左)和2022年平均FYDI指数(右)

图7?2023年FYDI干旱指数分布动态图

本文参与?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原始发表:2024-05-07,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
http://www.vxiaoto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