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什么是智能座舱的终极形态?答案就是AI助手

随着车载软硬件技术的不断进步,人车互动体验正在演变,并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智能助手(或者叫AI助手),用户能够通过声音、情绪、手势、眼球等多种方式与车辆进行交互(而不再是单向的指令性执行)。

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的成熟和5G通讯的到来,智能助手将迎来质的飞跃。同时,这种座舱体验将比L4或5级自动驾驶更早被部署。

实际上,从两年前的CES展开始,汽车制造商、智能硬件开发商和软件服务提供商都在汽车智能助手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并且亮相了很多前沿概念性产品。

作为智能助手的依托,智能座舱系统以座舱域控制器为底层电子架构,以人机交互和V2X为基础,通过统一的软硬件平台,提供智能交互、智能场景和个性化服务。

这其中,座舱电子系统将由中控台、全液晶仪表盘、HUD、后排座椅娱乐系统、智能音频、车载信息模块、流媒体后视镜、车载信息系统等组成一整套系统。

其中,硬件部分是由域控制器和芯片组成;软件部分是指由操作系统、管理程序、中间件和支持工具构建的软件平台。

“多年来,业界一直致力于将功能越来越多元化的信息娱乐系统引入座舱。”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接下来的重点是提升舱内所需的体验,并聚焦改善用户交互界面。

这其中,除了硬件的迭代升级,很重要的两个部分将是联网技术,以及人工智能驱动的交互体验。

“未来座舱,真正决定差异化的,不再是硬件,而是智能算法。这些基础能力将用来为消费者带来更高效、更有趣的体验。”业内人士表示,最典型的区别就是从被动式到主动式的系统响应。

比如,最典型的案例就是通过对日常驾驶者以及固定乘客的行为(比如,音乐、空调、座椅、目的地服务等等)数据的跟踪和学习,算法和人工智能可以通过自我学习并在以后提供建议。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但总体的想法是,未来座舱的交互是直观的,并为车主和乘客创造一个独特的,定制的环境,以适应不同用户的需求。这种附加值对用户来说,是过去无法获取的体验。

另一个还处于早期阶段的,名为“情感人工智能”的技术,基于计算机视觉识别面部表情,通过语音进行声音分析,以及基于更多车身传感器对人体生理和心理的监测,以识别司机和乘客的情感和认知状态。

最初期的落地案例就是驾驶员监控系统,识别疲劳、分心状态,更进一步则是判断驾驶员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今天,已经在很多新车上成为标配的语音控制,未来也将与今天大不相同。比如,从指令性的执行、到简单的自然语言理解,再到主动式的反馈。

比如,“我饿了”可以理解为“在附近找一家现在还在营业且符合我喜好的餐厅”。“车内体验将成为区分不同品牌的关键因素,”业内人士表示,此外,人工智能还应该能够识别乘客的感受。

消费者对于下一代汽车将较少关注动力系统,而更多关注可用性和舒适性。这自然更强调如何与座舱内的大量电子设备进行互动。

这些体验增值的背后,取决于OEM的硬件部署等级以及对数据的分析、处理和理解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复杂的计算需要处理信息和数据的能力,这些信息和数据不仅存在于车里,而且存在于云里,”业内人士表示,“随着5G的到来,意味着车载计算更有灵活性。”

当然,另一个关键要素是无线(OTA)软件更新。

这意味着,传统功能及体验从车辆出厂后几乎不会迭代升级的历史告一段落。对于用户来说,这是一个有趣的体验,也是互联汽车令人着迷的地方。

所有这些,将形成一个未来的智能座舱概念:智能、学习型数字座舱。如今,越来越多电子产品进入座舱,只是迈向未来的一小步,不会一蹴而就。

而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数字驾驶舱一直被视为其品牌定位的延伸。现在,制造商正在开发他们自己的差异化软件和应用程序来重新塑造品牌的未来用户体验。

比如,他们正在与相关的内容及服务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合作,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包括更具互动性、个性化和直观的体验。

这些内容和服务生态,此前在智能手机上已经非常成熟,而人工智能则是真正连接车内系统和体验的粘合剂,可以增强用户体验和乘客安全。

实际上,车载AI私人助理的想法已经存在一段时间了。

2016年,当时奥迪向业界展示了名为PIA(个人智能助理)的概念车。从那以后,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发布了关于人工智能助手的概念产品。

以宝马为例,新推出的智能个人助理,作为其第7代信息娱乐系统的一项功能,借助升级版的语音识别功能,实现一些更人性化的交互体验。宝马负责数字产品和服务的高级副总裁迪特尔?梅(Dieter May)表示:“我们期望语音交互的参与度会更高。”

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在过去概念车演示中看到的所有眼球追踪、情绪检测的驾驶员监控系统都会将这些信息反馈给AI助手。

也许这就是特斯拉效应。当Model S带着大触摸屏和无线更新问世时,人们开始注意到这一点,用户迫切需要从他们的汽车上获得更接近智能手机般的体验。

在这个背景下,汽车代表着消费电子行业下一个利润丰厚的新市场。半导体公司、科技公司、互联网公司都在杀入汽车行业,但汽车制造商仍是最后的掌控者。

这也是目前汽车行业的两种形态,没有实力的制造商,更多是简单堆砌来自这些跨行业软硬件、内容及服务提供商的解决方案,实际上因为本身销量有限,效果会大打折扣。

而有实力的汽车制造商,则希望从整车角度,重新构造人机交互。AI助手就是一个由汽车制造商主导,其他供应商为辅的产品定义。

比如,去年丰田汽车公司发布了LQ概念车,这是一款4级自动驾驶汽车,配备了一个名为Yui的人工智能私人助理。

丰田表示,自动驾驶技术将与人工智能助手结合,创造一种独特的移动体验,通过学习和回应个人偏好和需求,建立车辆和驾驶员之间的关系。

Yui根据司机的情绪状态和警觉性提供个性化的移动体验。为了确保安全和舒适,人工智能可以通过交互式语音通信、旨在提高警觉性或减轻压力的车内功能、车内照明、空调、香氛和其他人机交互设置,并与驾驶员进行互动。

Yui还可以根据驾驶环境选择和播放音乐,并为驾驶员提供感兴趣主题的实时信息。这背后实际上,就是增强用户和车的对话及理解能力。

有实力的汽车制造商不会放弃“座舱”,让你使用智能手机或者iPad。“他们在寻找高质量的用户体验,同时也在寻求数据独立性。”业内人士表示。

比如,利用人工智能对个人数据的利用,可以提供一种独特的移动用户体验,与过去笨拙、不智能的语音技术截然不同。

“真正能定义驾驶体验的是汽车公司为汽车创造的人工智能,”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几年前的一次主题演讲中说道。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00622A0AII5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
http://www.vxiaotou.com